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第63节(1 / 2)





  没办法,筒子楼上开的门实在是太多了,按她分析……爸爸妈妈住的地方,应该不会太大。

  奶的担心,保不准要成真。

  周桂:“等会瞅瞅,要是装不下,英子啊,咱们住一晚就回去,等以后你爸妈挣钱了,换大点的房子了,咱们再来。”

  卫子英重重点头:“嗯。”

  两祖孙这儿说着话呢,去叫人的左大河很快便把苏若楠两口子给叫过来。

  回来的苏若楠,额头上浸着点点汗水,而卫永华就更别说了,头发上竟还沾着不少不木屑,显然,两口子先前应该都很忙。

  “娘,你怎么来了。”苏若楠看着招呼都没打一声,突然就进城的祖孙,忙不迭问。

  刚才听到左大河说,老娘找到家具厂来了,她还以为他在哄人,要不是左大河夸英子乖,她还不信。

  “来给你送点东西,永华,把背篓带上,咱回去说。”周桂看了眼跟过来的左大河,没在这当口说什么,而是想先去看看卫永华他们住的地方。

  卫永华应了一声,把背篓带上,给左大河打了声招呼,领着人就往楼上走去。

  两口子的屋子在二楼靠楼梯的旁边,楼梯口处,还有一个铁桶掺水泥糊出来的炉子,这炉子看着不像是烧煤球的,倒有点像是烧柴的。而这种奇怪的炉子,不止楼梯口这里有,几乎每家门前,都放着一个。

  也对,这么大个家具厂,缺啥也缺不了柴火。

  烧煤球要钱,但烧家具厂不要的边角料却是不用花钱,只要是会过日子的,都不会去烧煤球。

  一家四口进了屋,卫永华把周桂带来的背篓放到地上,从温水瓶里倒了点热水到盆子里,让周桂和卫子英洗把脸。

  而周桂和卫子英则一进屋,就先打量起了他们两口子住的地方。

  果然,两祖孙猜对了,爸爸妈妈、儿子儿媳妇住的地方,还真的只比屁股大一点,还没他们乡下的厨房宽敞。

  屋子里,一个木衣柜、四根凳子一张桌,就占了房间一半,靠窗的位子是张一米五的床,除此之外,靠墙壁处还有一把木头沙发。

  几样家具,就把房间给填的满满当当。

  这房子,以卫子英那精准的目测能力,一瞅就知道,只有十平方。

  “娘,洗把脸。”卫永华把沾了水的毛巾拧干,递给周桂。

  周桂接过毛巾,坐到凳子上擦了把脸,就迫不及待的进入了正题:“若楠,把背篓收拾一下,我把上次你姐给你带来的那些书,给你背来了。”

  她这趟下西口市,就是来给儿媳妇送书的。

  苏家那的消息真灵通,高考消息都没下来呢,就给儿媳妇把书给准备好。若楠也是,心怎么就这么大呢,她姐都把书给她送来,怎么进城的时候,就把最重要东西给落下了呢。

  “书?”苏若楠一楞,旋即明白周桂说的是什么:“娘,你怎么把这些书给带来了?”

  周桂微愣:“怎么,你们厂里还没接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吗?不可能啊,咱公社都接到消息了,怎么城里却慢了。”

  “娘是听到高考恢复,来给我送书的吗?”苏若楠看着大老远,只为了来给自己送书的婆婆,心里感动得不行。

  婆婆到底知不知道高考意味着什么。

  高考,是下乡知青回城的路,虽然她现在已经用另一种形式回了城,但真要去参加高考,一旦考中,她就得离开西口市,去别的地方读书。读完书后,也不见得能再回来。

  这要换成别人家的婆婆,定是不会让儿媳妇去高考的,而她的婆婆……

  这婆婆,怎就这么可爱呢。

  “可不就是。”

  周桂完全不知道苏若楠心里在想些什么,起身,把擦脸的毛巾重新打湿,拧了水,准备给卫子英也洗个脸,“高考呢,那是人生大事。你是高中毕业生,机会难得,怎么着都要去考上一考,考好了,不定能去读大学。”

  周桂其实不知道读大学有什么用,但卫永民高中毕业后,永凯和陈舒敏偷偷说永民没赶上好时间,要是能提前几年出生,以他的成绩,不定能去上大学。

  说到大学时,侄子和侄儿媳妇眼里都露着羡慕。

  所以,能读大学肯定是好的。

  这不,一听说高考恢复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让苏若楠去高考,也考个大学。

  至于别的,她打心底里就没多想过。

  第37章

  周桂是真没多想,她就觉得,既然读大学好,若楠刚好又能去考大学,那自然是要去考一考啊。

  以若楠那股子聪明劲,不定就考上了呢。

  考上了,老卫家可就真祖坟冒烟了。

  有个大学生儿媳妇,多有脸啊。

  至于什么考上了,苏若楠会不会离开老卫家,周桂想都没往这方面想过。

  离开……

  当她眼睛是瞎的吗?

  一个屋檐下十几年,她还不了解若楠是啥性子。

  小两口感情好,又有三个孩子,没瞅苏家那边给她谋工作,都要带着永华吗?

  以若楠的性子,就算是考上了,也不会做出抛夫弃子的事,所以,她是一点都不担心这些,唯一担心的,就是万一她没考上,会不会丢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