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8节(2 / 2)


  一个大学校长关心这么多,是不是有些过了?

  总不至于他还想安排学生们去修路挖河吧,或要真是这样,估计学生们掀翻了大学。

  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啊。

  林蕊半点儿也不心虚的想着。

  她眨巴两下眼睛,突然间积极推销起自己的小吃车来:“校长,你要不要多买两辆?其实咱们江州夜市文化还不够发达,完全可以再发挥发挥。”

  政府应当籍的积极性引导作用,为人民群众创造工作岗位。

  制造业受政策影响,暂时无能为力的时候,那就将主意打到商业上去啊。

  现在的小商小贩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工厂里头积压的商品依靠什么消耗掉,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啊。

  林蕊热情地为贾校长画大饼:“打造美食街,政府统一规划。”

  不是一直诟病夜市脏乱差么,你都没把规则立好,让人家如何高大上?

  政府不能光想着划块地出去,然后就等着收钱,相关的管理也要跟上。

  “宁县的菜市场就搞得很好。它们菜市场内外都有摊子,里面的摊子收摊位费,市场也负责对他们进行监督管理。外面的摊位是永远赶不尽的,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顾客自行选择和相应的监管。”

  现在大家都知道做生意挣钱,可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即使在厂里头,只有那要死不活的几十块钱工资,依然不愿意出来做生意?

  除了生意有亏有赚以外,还有就是政策的不明确性。

  小商贩的生活没有保障,医疗以及子女教育无法获得保证的时候,人们的顾虑自然就很多。

  钢铁厂开始对外头收赞助费以后,为什么宁可交了3000块钱的高价进学校的人那么多?就是因为这部分人获得的相应的社会资源严重匮乏。

  问题总是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可能是灵丹妙药,一试就灵。

  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难题,就是神仙也没办法一蹴而就,而且还不伤筋动骨。

  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慢慢来,一件一件的办。将他们能做的事情先一件件的布置下去。

  人民群众的眼睛其实是雪亮的,政府有作为,在努力的做事想出路,人民都能够看的到。

  贾校长沉默着听了半天,轻轻敲了敲桌子:“你说的这些,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国企的困境啊。”

  林蕊笑了:“请问江州有多少人民?其中国企正式职工又有多少?请问他们是不是只占总人口的一半都不到?”

  倘若遍地都是国企职工,那社会上的人们也不会那么羡慕国企工人。

  国企难进意味着国企人只是少数派。

  危机重重的当下,将精力全都放在难啃的硬骨头国企上,而忽视了剩下的绝大部分,真的合适吗?

  还是觉得国企的问题才算是问题,其他人的问题不值一提?

  恰恰相反,现在工厂陷入困境,国企纵使停工,也不会开除正式职工,更加没有裁员这一说。

  生活真正陷入困境的人,是因为乡镇企业大量倒闭,以及基础建设全面停下所导致滞留在车站的农民工,以及城市临时工。

  他们没有铁饭碗,医疗以及子女教育原本就缺乏硬性保障,所以他们投身于商业的积极性会更高。

  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勇气,一旦政府释放出相应的信号就有人愿意吃螃蟹,豁出去好好闯出一片天。

  夜市、小商品市场、杂货铺子,这些看上去一点儿也不高大上的地方,只要遍地开花,就能够积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并且吸纳大量劳动力。

  林蕊掰着指头细细地数:“就是您看到的这家小店,服务员有几位,厨师有几位?每个月咱们又缴纳了多少税?”

  外头的夜市摊子形成规模,统一监管起来,吸纳的劳动力和产生的税收,那也是相当惊人的。

  同样的小商品市场也可以建立。没有了统一的地点才好进行监督管理,老百姓买东西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对于绝大部分老百姓而言,除非迫不得已,他们并不想去国营商店看售货员的白眼。

  一旦大量的商铺林立,国有企业仓库里头囤积的卖不出去的货品,事实上也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这对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肯定能起积极作用。

  只有东西卖出去了,才可能有钱收回来呀。

  贾校长沉默一瞬:“现在国家并不鼓励消费,银行调高利率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消费。”

  这话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来说似乎有些太深了,然而贾校长却很肯定,眼前的这位小姑娘完全能够听得懂。

  果不其然,少女一点儿犹豫都没有的摇头:“具体到银行调整利率这一步,对政策的把握就已经滞后了。”

  她从店面的书刊架上取下一份报纸。

  这也是饭店颇有特色的一个地方,店里订了十几份报纸,各个方面的都有就挂在架子上,谁要看谁自己拿。

  有人闲着没事,还会专门过来看报纸,店里头的服务员只要他买了东西,哪怕是最便宜的,就不管。

  林蕊翻到3月份的一份报纸,直接指给贾校长看:“您请看,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央通过了关于《坚决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央坚持深化改革,肯定要搞活经济。”

  她当然有这个信心,因为她清楚地明白,那位老人家是坚定的改革派。

  一时的困境是改革过程当中在所难免的,他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儿小挫折就直接放弃改革的方向。

  今后或者说现在工厂要面临的最大问题,绝非供不应求,而是产能过剩。

  眼下电风扇厂还有电冰箱厂,不就已经感觉到负担了吗?

  去年为了应对抢购潮,工厂被上级主管部门勒令或者主动开足马力生产,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就是大量产品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