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章(1 / 2)





  宋檀没办法,揣着这一包酸涩的果子到处走,转过一条街,街上有卖糖葫芦的。

  他走过去,“糖葫芦怎么卖?”

  小贩很热情,“三文钱一串,五文钱两串。”

  宋檀道:“我只有一个人,要不了两串。”

  小贩道:“那不好意思了客官,一串三文钱。”

  宋檀掏钱,并决定从现在开始讨厌五文钱两个的东西。

  护城河边杨柳依依,年轻的姑娘公子结伴而行,手里大多拿一枝桃花。宋檀跟在他们身后,一手拎着李子,一手拿着糖葫芦。

  “宋檀?”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夹杂着一些犹疑的意思。

  宋檀回过头,看见桥上站着沈籍,他穿着蓝布长衫,清俊地像河边一棵柳树。

  “你怎么在这里?”沈籍看着宋檀,他知道宋檀是不能出宫的。

  宋檀把腰里的牙牌拿给他看,“我名正言顺出来的。”

  沈籍眉头还是皱着,有些忧心的样子。

  他们在河边的茶摊上坐下,宋檀终于能放下手里的东西,歇歇脚。

  “你出来,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沈籍不赞同道:“不大安全。”

  宋檀身边没有齐杨齐柳总还有盯梢的锦衣卫,他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道:“许久没出宫了,随便走走。你呢,你怎么在这里?”

  宋檀笑道:“春日少男少女携伴而游,沈大人也是如此吗?”

  沈籍摇摇头,面色放松了一些,道:“我来打点船家,不日就要离京了。”

  宋檀很惊讶,“你要离京,是公务还是回乡?什么时候回来?”

  沈籍道:“是外放,去河南一带。”

  自三年前江西案后,皇帝便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用于培养生员。他要求幼子六岁即进学,免学费且发放禄米。

  “这要很多很多钱吧。”宋檀粗略算一算,就咂舌称叹。

  “目前只在一地推行,河南人多,读书人也会多些。”沈籍道。

  他在京中,虽为阁臣,可皇帝说一不二,大多数时候沈籍只是个执行陛下命令的人,两人政见多有不合,三年下来也没有磨合的很好。

  “一来,身为阁臣,无法调和陛下和朝臣的矛盾,已经是失职。”沈籍道:“二来,我想做些实事。”

  皇帝想培养读书人,本意只是为了方便他随时换掉自己看不顺眼的官员。沈籍不赞同皇帝的目的,但对皇帝开民智这种行为极其支持。

  “开民智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沈籍道:“培养一代人,总要十年二十年。”

  宋檀看着沈籍,“这样看来,你回京之日遥遥无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