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姐还是小学鸡第361节(1 / 2)





  很可以哦。

  他们用的好,还会再加订单呢。

  等等。

  虞凯突然间脑洞大开:“大姐,医院也应该定岁岁平安贺卡的。送给出院的病人,不是最好的祝福吗?”

  好像有道理哦。

  医院每天都有好多病人出院的,他们要订,一次起码应该订上万张。

  而且他们完全可以被发展为长期客户。

  必须的。

  出去推销岁岁平安花,回收医院干花的推销员得加一个新任务,那就是向医院推销定制贺卡。

  这个思路一打开,他们的业务量简直爆棚了。

  要命要命,照这么下去,大麦花绝对不够卖了。能不能撑过这个夏天都难讲。

  要死了,起码得等到明年五月份,他们才能制作新的大麦花呀。

  到时候摊子铺开来,麦穗花却卖完了,他们该怎么办啊。

  要么说小孩子不是小孩呢,大人起码听风就是雨,搁在他们头上就变成了说风就是雨。

  外人一句没提,他们能先把自己吓死。

  “不行。”杨桃态度坚决,“大姐,我们得想办法弄更多的麦穗花。”

  “那我们派谁去北方收麦子呢?”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收花还麻烦。毕竟花收回来可以直接走邮递,可那么多麦子怎么办?

  是不是该那种拖煤车一样,专门承包火车皮呀。

  可火车皮要怎么承包呢?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连博览群书记忆超群的海音都不知道答案。

  哎呦。

  如此大的一块巨石悬在头顶,今晚他们都别想睡觉了。

  好烦啊,真的好烦。

  海音试探着问:“大姐,有没有麦子收的比较晚的?前年家里稻子收完了,家公爷爷还出去当稻客了。那代表有地方收麦子要比我们这边晚。”

  兄弟姐妹们眼睛一亮,海音真是他们的聪明蛋。

  现在都九点多钟了,江海潮不好意思跑到人家办公室去打电话,索性拿出手机,顾不得高昂的电话费,直接把电话打回家。

  谢天谢地,好歹杨婆奶先回家了,只不过她没好气,直接把江海潮埋汰到地心底下。

  “这都什么时候啦?马上就夏至,晚稻都种下去了,你还收麦子?”

  江海潮吓得赶紧挂电话。

  弟弟姐妹们面面相觑。

  虞凯直接倒回桌上,后悔死了:“我们应该多收点的。”

  现在再说都晚了。

  最早也得等北方秋天收割小麦了。

  于是问题又折回头,到时候谁去北方收麦子呢?

  虽然小学生们已经去过省城,但对他们来说,北方已经遥远的像另一个世界了。

  他们想迈开步子,都不知道应该先跨哪一只脚。

  怪就怪李磊哥哥太废柴,连贺卡都推销不出去。不然他人在北京上学,起码有北方的同学吧,好歹还能搭上线。

  要不,让夏露姐姐他们问问。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肯定有北方人。

  “应该问农大学生。”江海潮笃定,“农大到农村学生最多。”

  她又摸出了自己的手机,直接打给韩教授,问能不能过完暑假麻烦他的学生从老家带麦子过来。

  今晚如果不打这个电话,他们绝对一夜都别想睡好。

  韩教授倒没觉得大晚上的接电话是一种冒犯,他只奇怪一件事,为什么等过完暑假要麦子?

  想要的话,现在不能要吗?

  “不行,现在麦子已经收了。我们要那种没转黄色的,扬花后期,起码收割前半个月的麦子,那样我们才能用。”

  所以她必须得提前说啊,不然回头忘了迟了那可真是要命呢。

  结果韩教授更奇怪:“那也不用等到秋天啊,冬小麦六七月份收,春小麦七八月份就能收。你现在要收绿油油的小麦也有啊。我跟你们讲,你们也可以从这种小麦的。这个小麦特别高,比人都高,秸秆很长很粗的。你们不搞养殖用不了那么多秸秆也没事,你们不是好多人去拍婚纱照。这个麦子一长出来,好看哦,拍照效果不要太好。”

  小学生们要集体呐喊了。

  真的吗?难道不用等到秋天吗?那实在是太棒了。

  江海潮兴奋地强调:“要要要,我就要这个高个子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