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80章 创造历史(2 / 2)


不过,理智清醒虽然占大多数,但总有一些真的相信了那些拍第二部谣言,还跑去江棠和电影的官微下面留言询问的。

兴许是问的人太多,官微不得不出来澄清说:【暂时没有第二部计划。】

很快有人在下面回复:

【暂时的意思就是有可能咯?】

【你也可以理解为第二部的希望渺茫!】

【就算真的要拍,也不是这一两年的事,大家不要期待太高!】

【我倒是不希望拍第二部,好多电影的第二部都是狗尾续貂、虎头蛇尾。】

各种想法,不一而足。

秋寒本人倒是挺平静的,已经开启了新的度假计划,准备奔赴非洲草原。

这一去,回来至少等到年底华景奖的颁奖典礼,足足数月世界。

也不知道回来的时候,风流俊美的导演会不会摇身变成黑炭。

明日官微的澄清让刚炒起来的话题冷却下去,大家开始转移方向关注其他的。

比如业内关于《明日》的评价如何。

首先《明日》的豆瓣评分很高,开分一段时间经历时间和某些有心者的“洗礼”,最后定格在8.9这个很高也很符合实际的分数。

这个分数已经是近三年国产电影里的最高分了,而在这些高分电影里,《明日》还是票房成绩最好的那个,怎么能不让吃不到肉的旁人眼红呢?

不过这些酸言酸语成不了什么气候,业内大部分都是认可的,在影评人协会内部更是给出了超过98%的满意度,同样是近年来新高。

剩下的也不是对《明日》不满意,而是觉得有些小瑕疵,还有进步的空间,但也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

而他们的好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专业人士所看到的,一部制作精良的救市之作,给整个电影市场带来的全新活力——

救市之作不仅仅是救起一时的票房,给低谷期的电影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最重要的是,它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比如,在《明日》这部现象级的救市之作出现前,很多观众都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业余时间更多被其他娱乐活动充斥着。

可是,去电影院看《明日》成了一种流行,跟朋友同学同事讨论《明日》也成了一种风潮,连在朋友圈里不带个《明日》的话题都好像开展不了一天的吐槽或炫耀!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明日》两个字所充斥着,那些原本没有观影习惯的人们最终也难免会生出好奇,在心里想:《明日》是什么?我是不是也该去看看?

既然《明日》能够登顶国内票房榜首,超越现第二名原第一名33亿的票房足足8亿,那就说明它势必挖掘出了一部分的潜在影众,让他们在额外的时间里,选择了额外的娱乐活动。

这部分影众对市场来说,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消费者,只要现在市场上有质量足够优秀的电影吸引住一个两个乃至更多的消费者,那么这个观影习惯也会慢慢沉淀下来,从摇摆不定的潜在影众变成固定习惯的忠实影众。

这就是一部救市之作的魅力!

这就是《明日》掀起的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