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年代女首富第481节(1 / 2)





  曹总的那个爹还是大商人呢,眼睛可真够瘸的。

  此时此刻,曹董正暴跳如雷呢。

  香港报纸披露的这些内幕消息,就像一记接着一记耳光,重重地打在他脸上。

  他成了一个眼睛瞎了的白痴,居然要合并这样的公司,还是用换股的形式进行。

  报纸对他的挖苦可不少。

  偏偏曹敏莉还在对面鼻头紧锁:“爹地,关键是起码你应该告诉我一声。我不敢给你提任何建议,但我起码可以告诉你原野公司大有问题!”

  曹董感觉自己的脸丢在地上被女儿踩,愈发浑身不自在:“不过是小报妄言罢了。原野要是真这么不堪,又怎么能轻易上市发行股票?”

  原野公司拥有大型印染基地和牛仔布生产基地,有300多台平车,可以生产各类服装,而且把贸易经营扩散到了海内外。

  专业机构评估都说资产优质,岂能是三言两语就轻易诋毁的。

  曹敏莉冷笑:“审计已经进场清查了,到底是珍珠还是死鱼珠子,一看便知。”

  曹董勃然大落:“你以为只有你在大路才能吃得开吗?你老子我在大陆的时候还没有你呢!”

  他还要破口大骂,秘书匆匆忙忙跑进来,神色焦急:“董事长,联交所上市科派人到深圳来调查了。”

  当然说法比较文雅,叫沟通情况协调动作。

  显然联交所也认为原野公司问题众多,并不看好这桩合并案。

  曹董面色阴沉,急急忙忙地走了。

  曹敏莉看着他的背影,半晌才吩咐苏珊:“注意股市的情况。”

  曹氏的股价,要下跌了吧。

  远在海城的周秋萍也在关注股市变化,不过她关注的是老八股的走向。

  所谓众志成城,信心催升股价。

  上交所一开张,所有的股票都跟坐了火箭一样,噌噌往上窜。以龙头老大电真空为例,每天都往上涨20块,就看着它的价格跟陡峭的楼梯似的,哗的一下就上去了。

  人人都摩拳擦掌,只准备以巅峰时期的深圳股市黑市价格为目标,把海城的股价给炒上去。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总能得偿所愿的。

  股民如此狂热,上交所当然如临大敌。深圳股市狂跌的教训还在面前呢,他们怎么能够让海城股市重蹈覆辙呢。

  于是5%的涨停板制度仅仅实行了一个礼拜,12月27号起,涨停板就改成了1%,但即便这样都没办法压住股价。

  相反的,正因为8只股票的上涨幅度都平缓了,而让大家感觉特别安全。小步伐往上走,天天涨停。

  偌大的海城愈发热闹,从全国各地涌来的股民根本无惧江南冬天的寒冷,都迫不及待地涌入股市。

  眼瞅着就是腊月,大家都想好好挣一把过年呢。

  上交所的掌门人坐不住了,不管他们怎么费尽心思强调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都没用,反正大家都卯足了劲儿想发财。

  然后1%的涨停板制度也坚持不下去了,过了小寒,也就是1991年的1月7号,新年的第一个礼拜一,上涨的限度又下调为0.5%。

  按道理来说到了这一步,股民的热情应该下降了吧。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大家伙儿宁可慢火炖汤,每天少挣点,也坚决不肯抛股离场。

  股价一天天涨的,都叫人看的麻木了。

  余成这段时间一直忙着电脑城开业的事,回家一瞅报纸上的股价,忍不住叹气:“难怪大家都要去炒股。”

  什么赚钱都比不上股市赚钱啊,先前电真空才375块,这才多长时间,都已经涨到了530。如果不设上限的话,说不定都已经破千了。

  高兴同志倒是很冷静:“那是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现在深圳股市成啥样了?还不晓得跌到什么时候呢。”

  同样感慨万千的还有陈自强,他热血下了头,就开始捶足顿胸:“我管别人的闲事干嘛?我怎么不把时间花在海城股市上。”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他又错失了资本翻倍的机会,他简直是天下第一大傻瓜。

  周秋萍安慰他:“你那是正义光芒普照大地,普通挣钱哪里能比得上这意义。再说了,你要是不伸张正义,把精力放在股市想抄底上,说不定现在还亏了呢。”

  那倒是句大实话。

  每当他感觉深圳股市已经跌到底的时候,它总能再往下继续跌,似乎要跌到天荒地老。

  既然说到股票,陈自强也想起了一件事:“对了,曹氏的股票暴跌,好惨啊。”

  周秋萍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呀?是那位彭董大面积抛售股票了吗?”

  陈志强没好气:“反正脱不了关系。我看曹家就是活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他还想再直抒胸臆,旁边传来同学的惊呼声:“艹!看看看,快过来看,原野出事了!”

  陈自强不耐烦道:“你活在公元前了,原野出事是去年的事了,哪个不晓得他家有问题?”

  “那是香港报纸说的,没什么用。看看这个,正宗的党媒,中央级媒体,看看人家怎么写的——《内资变外资,公鸡下私蛋》。”

  现在的党媒也很会玩啊,很有标题党的意思。

  周秋萍等不及陈志强在电话里汇报报道内容,赶紧询问是哪份报纸。

  余成在旁边听到声音,立刻帮她把报纸翻了出来。

  现在他们家足足订了8份报纸,几乎将海城市面上的报刊一网打尽,就为了尽可能收集更多的信息,好帮助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