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02)(1 / 2)





  莫少珩抬头,怎么了?

  赵棣咳嗽了一声,没事。

  只是这粮食是怎么吃的?

  莫少珩:

  你也忒奢侈了。

  居然想吃掉他的种子。

  一口吃下去,可不得跟直接吞银子似的。

  以后节约点,我们家当不多了。他得教育教育赵棣,怎么能养成奢侈之风,等上了金殿上还不得被人参一本。

  只是没想到,第二日,被参了一本的是他自己。

  赵棣还回头看了他一眼。

  莫少珩:

  赶紧转移话题,再被那几个老官儿口沫直喷地说下去,他都觉得他自己简直罪大恶极,罪不可赦了。

  禀圣人,臣日日苦心在家钻研种子定向培养的学问,终于有了小小的突破。

  愣是将所有声音都压了下来。

  日日在家钻研?

  那是谁搞得满城风雨,是谁弄的那个什么加盟店,一刻也没有消停过?

  听说天天往乌衣巷跑,什么时候变成了在家钻研学问了?

  赵棣也是嘴角一抽,莫少珩一天在干什么,他最清楚不过。

  莫少珩硬着头皮道,如今正值春耕的时节,若是将播种的种子换成优良品种,来年的收益定能增加不少。

  所以,臣谏言,让各地加紧优选良种,并推广良种。

  若当地无良种的,也由官府负责,去外地调用。

  金殿上,众人皱起了眉头。

  先不说莫少珩的良种说,有没有问题。

  百姓种地,都是自留种,现在让他们换种子,恐怕没那么容易。

  再说,更换种子,肯定得出钱购买,若是外地调种,价格就更不用说了,肯定远高于当地的种子。

  这法子,短时间内绝对推行不了,因为百姓不会愿意花这个钱,他们手里明明有种子不是,凭什么还花钱买别人的。

  一项政策的实施,特别是打破原来固有政策的实施,比想象的要难得多。

  莫少珩其实也有些准备,没想到,直接被否定了,关键别人说得还十分的有理。

  有时候,非是政策不好,而是根本实施不了。

  必须得让百姓看到其中的利益和好处,才能水到渠成的实施,不然费力不讨好。

  莫少珩也是感叹,看来还是得他将优良种的产量真实地展现给大家切切实实地看到才行。

  下朝后,莫少珩自己去准备自家耕地的播种问题了。

  他现在的耕地稍微有点多,赵棣以前买了不少耕地。

  正好带上一群学生,进行户外实践课,毕竟这些学生跟着他做种子的定向培育的课题,也是人尽皆知。

  若不做出点成绩来,这些学生以前吹出去的牛逼怕是收不回来了。

  陆陆续续的马车,向城外而去。

  马车后都是肥皂泡泡,追逐的孩子跑得哈哈大笑。

  莫少珩:

  玩了这么多天,居然还没有玩够。

  不过看着城里的孩子跟着泡泡起舞,心情也好了很多。

  孩提,本就该快快乐乐的,而不是受饥饿所困。

  半路上遇到了豆子的宣传队伍,那泡泡吹得,简直专业极了。

  莫少珩这次去农庄,主要是吩咐必须使用他买来的良种播种。

  以及,他的辣椒,黄豆,甜菜,萝卜种子也都得大面积的种上。

  反倒是粟,象征性的种了一点点而已。

  然后就是查看一些耕地情况。

  路上,还问了问一群学生,你们的良种选好了吗?

  一群学生一个劲点头。

  他们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去选种,都是让家里去各地收的种子回来。

  然后,一颗一颗的选出来的。

  莫少珩:

  这次出来,主要是看看耕地,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

  一群学生就玩得不亦乐乎的。

  郊外有微风,那七彩的泡泡能飞得更远。

  玩得都不想回家。

  当然一回到家,他们也跑去提醒他们父母,他们庄子上也得用他们买回来的优良种子。

  父母:优良种子

  这些学生让人去各地买的那些种子本就很多,哪怕被这些学生筛选过后,依旧剩了不少。

  反正都是播种,用什么种子似乎也没区别,被这些学生耳提面命,也就答应了。

  接下来的时间,莫少珩基本每天都去农庄。

  耕地播种前,需要肥土。

  这样,去年流失的肥力才能补上,再能满足这一年作物的生长所需。

  肥土也简单,洒上烧过的柴火的碳灰就行。

  古时候做饭什么的都用柴火,这些碳灰以前都没有用处,所以现在完全是够的。

  碳灰不仅仅是最好的磷钾肥,它还能杀死地里面的很多细菌。

  一群学生笔记记录得哗哗的。

  他们在国子监,现在不被人看不起了,就是因为他们帮朝廷研究种子定向培育。

  他们对这些新奇的东西也颇为有兴趣,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还算上心。

  他们自己也分到了一块实验地,他们家里的其他地,他们不管,但他们那块,肯定是得按照学到了来耕种。

  认真到不行。

  所以只要是不用去国子监的时间,他们基本都跟着莫少珩在地里面到处跑。

  成了凉京十分奇特的风景。

  他们在做什么,凉京的百姓大概也知道,虽然可能没怎么听懂什么叫种子的定向培育。

  似乎,他们北凉,连以前的一群小纨绔小霸王,都变得不一样了呢。

  而莫少珩,却看着一群学生手上的纸笔,有些皱眉。

  毛笔,太不适合做笔记了。

  线装的软趴趴的本子,也不适合现在这种情况。

  第61章 义务教育(国庆快乐)

  要制作随时都能方便使用的笔和本子。

  本子还好说,将牛皮纸在制作过程中,分纸的工艺时,将纸分得厚一点。

  这样就能得到一块黄褐色的,又硬又结实的纸板子,用来制作书壳,保护里面的宣纸就行。

  装订依旧可以使用线装,只是在钉上书壳的时候需要特别处理,因为书壳坚硬,钉得太死,就不方便翻开了。

  这样,哪怕没有桌子,也能就着书壳书写,十分方便随时随地做笔记。

  难的是笔。

  莫少珩最先想到的是铅笔和钢笔。

  铅笔的难点在笔芯,需要石墨和粘土。

  粘土还好说,总能找到,但石墨,自然界是没有纯正的石墨的,需要从矿石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