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2 / 2)

  大眼贼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钦佩地鼓了鼓掌,弄得手铐哗啦哗啦响:“原来是假在这里了啊!这位首长真是目光如炬。”

  我和方震对视一眼,觉得这家伙反应可有点奇怪,似乎他原来也不知道这假货的破绽在哪儿。

  这些赃物里就这个玉壶春瓶值钱,它既然是假的,其他几件连看都不用看了。方震吩咐人把赃物拿走,问大眼贼道:“你一开始就打算坑那些人对吧?”

  “嗯!”大眼贼大大方方点头承认,一点都不觉得丢人。

  我眉头一抖,枉我刚才还夸他守规矩,原来也是个骗子。

  但我仔细一琢磨,不得不承认他这一手算盘,打得是相当精明。你想,如果买家把这些赝品当真,他就白赚一笔大钱;如果买家识破其中破绽,那也没什么,东西是当着你的面从坟墓里掏出来的,就算赝品,那也是墓主陪葬的赝品,跟办席的人可没关系。吃现席本来就是碰运气,别说收到假货了,就是颗粒无收,你也只能当是哑巴亏。万一失风被警察逮住,也没关系,大眼贼只需把这东西的破绽一亮,证明是赝品,至少能脱去倒卖文物一条罪名,最多是个诈骗罪。

  看来这家伙在动手前,把种种可能都考虑到了,进可攻,退可守,难怪一进审讯室一副有恃无恐的表情。

  方震眯起眼睛,陷入思考。旁边小警察沉不住气,开口喝道:“你以为你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吗?盗掘古墓,也是要判刑的!”

  大眼贼呵呵一笑,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我脑子一激灵,立刻反应过来,脱口而出:“莫非……那墓也是假的?”

  大眼贼笑道:“首长圣明。”

  这一下子,审讯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起来。方震冷静地敲了敲桌子:“详细说说。”

  大眼贼道:“其实这事吧,说起来很简单。我们爷俩先寻一块风水宝地,打一个假盗洞下去,大约也就打下去几米深,什么坟也碰不到。然后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假明器藏到洞底,等到开席时,我儿子假装入墓,一件一件运出来卖给他们。那些人很迷信,胆子又小,不会亲自下去盗洞一看究竟,识破不了。”

  “难怪你坚持不让张老板开棺。我还以为你是坚持原则,原来是怕露底!”我回想起之前的细节,不禁又羞又气。

  大眼贼胸膛一挺,正色道:“不是怕露底,而是我知道这事不对。挖坟掘墓,这可是有悖人伦的大罪过,我虽然读书少,也绝不会干那种事。再说,《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说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要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我哪能把脑袋往枪口上撞。”

  “你《刑法》倒背得挺熟。”

  “知法才能犯法。”大眼贼一本正经地回答。

  我身体往椅背上重重一靠,刚才的那点得意情绪全没了。这个混蛋,可真是太狡猾了。这事从头到尾就是个骗局,这家伙看着傻其实精明得很,我若不是警方的卧底,恐怕被他活活玩死自己都不知道。堂堂五脉中人,竟然被一个农村基层的老骗子给糊弄了,这可太丢人了。

  方震大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让我更加尴尬。我刚才还当着方震的面为大眼贼做辩护,以为他算是贼中君子,闹了半天,原来也是个黑吃黑的主儿!

  我坐在那儿,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方震却无动于衷,继续面无表情地审讯:“也就是说,所谓‘吃现席’,一切都是假的,事先挖好的假盗洞,事先做好的赝品,这就是个局。”

  大眼贼纠正道:“首长,这话得说清楚。那些赝品有的是我们自己做的,但像玉壶春瓶这种玩意,走的是水路,我们自己可做不来。”

  “水路?”方震把视线转向我,我无精打采地解释道:“水,是往酒里掺水的水,意思是假货。走水路就是说从专门的造假人手里买赝品,然后拿去骗棒槌。”

  这事在古董行当很常见。古玩界骗子很多,但会自己加工赝品的骗子很少——造假也是门手艺,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通常都是从专门的渠道低价买回赝品,再去别处骗高价。像郑各村那个郑国渠,就专门做青铜器赝品,全国各地的人从那里进货,拿回去当真品卖,这就叫走水路。因为卖的人打的是仿古工艺品的旗号,买卖均属正当,所以警察对这个环节一直无可奈何。

  方震听明白以后,转向大眼贼:“谁卖给你的?”

  大眼贼嘬了嘬牙花子,第一次露出为难神色:“首长,这个……是不是就别问了,实在不方便说。”

  小警察一拍桌子:“这里是警察局!谁跟你讨价还价!快说!”

  “这,这是道上的规矩。”

  “你也配谈规矩!”小警察气乐了。方震慢吞吞地敲了一记边鼓道:“你既然熟悉法律,应该知道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还可以获减刑、缓刑。”

  大眼贼闭上眼睛,似乎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开口道:“既然是几位首长抓的我,说明咱们有缘,那我就告诉你们,不过我这也是迫于无奈,不是故意想……”

  “别啰唆!快说!”

  大眼贼叹了口气道:“说实话,这瓶子找谁买的,我也不知道。”

  “你还敢耍花样?”小警察大怒。

  “我是真不知道啊。我是听一个同行说有地方能走水路,货好价廉,信誉也不错。不过这条水路见不到人,就只有一个通信地址。我把要订的物件和具体要求写到信里,附上钱,按地址寄过去。过上十来天,人家就给我寄回来了。整个过程,一个人都见不到。”

  “你就不怕他们收了钱不给货?”

  “他们信誉很好,很多人都从那里走货。而且人家特别专业,你可以指定要高仿还是低仿。像我搞吃现席,需要的赝品不能有明显破绽,但又不能没有破绽。他们送的这个玉壶春瓶,分寸就拿捏得特别好——一般人根本看不出真伪,但真正的专家一眼便能看穿。”

  说完大眼贼看了我一眼,让我的自尊心舒服了点。

  方震道:“那个地址是什么?收件人是谁?”

  “地址我家里有,还有啊,这信是有讲究的,两枚邮票要对贴,还得在信角封口写三个字:老朝奉。”

  “咣当”一声,一杯热水砸在了地上。我脸色铁青地问道:“你再说一遍。”

  “老朝奉,老帅的老,朝鲜的朝,奉献的奉。”大眼贼一脸无辜地望着我,不知道我怎么突然就激动了起来。

  我没法不激动,如果说全中国跟我渊源最深、瓜葛最多的,莫过于这个家伙了。他和我爷爷是同时代的人,当年的佛头案和许家接下来的一系列遭遇,都是因他而起。我的几个好友,或者死于他手,或者根本就是他的卧底。

  这是于私的恩怨;于公来讲,老朝奉是古董界的一股暗流,他把持着一个庞大的造假产业,在中国文物市场搅起腥风血雨,与五脉可以说是天然的对头。所以老朝奉不光是我的敌人,也是中华鉴古研究学会的死敌。在佛头案了结以后,老朝奉就彻底消失了,我连他的真身是谁都不知道。我和五脉的人也曾经想深入调查,但线索实在太少,一直劳而无功。他就像一只毒蜘蛛,把自己藏在了错综复杂的蛛网之中,无从觉察。

  他到底是谁?他为何对许家如此仇视?老朝奉这个名字,和我家先祖许衡的宿敌鱼朝奉有着什么联系?种种谜团悬而未决,让我始终如芒在背,无法松懈。一日不得到解答,我们许家、五脉乃至整个古玩市场一日不得安宁。

  我万万没想到,这么一件看似十万八千里之外的案子,居然把老朝奉给牵出来了,真是让我又惊又喜。看来我们许家跟他之间,还真是有一种特别的“缘分”。

  我俯身把水杯捡起来,沉默着,眼睛直勾勾瞪着大眼贼,仿佛把他当成了老朝奉。大眼贼大概是被我瞪毛了,急忙抬起铐在一起的双手,用力摆了摆:“使不得,同志,使不得。”

  “什么使不得?”小警察问。

  大眼贼一脸关心地望着我:“这位同志龙准高直,双眉平阔,鼻翼两侧的法令纹深长开阔,其型如钟,本是大大的福相。可是你刚才也不知对谁动了杀心,两道法令纹陡然收紧,窄刃偏锋,如一把剪刀倒悬,这就……”他欲言又止。

  我死死盯着他:“就怎么样?”

  大眼贼叹了口气道:“自古面相与命数息息相关,随心而变。同志你杀心已动,面相已呈劫相,铜钟铸成金剪,又循鼻倒悬,对准人中。若不修身养性,调和情绪,只怕……”

  “只怕什么?”

  “只怕是人中命数,被一剪而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