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章(2 / 2)


  “他是谁?”

  “他呀,本来是五脉在西安铺子里的一个小伙计,不在五姓之内。不过他机灵能干,几年就有资格在柜上拿干股。东陵事变之后,许叔去乾陵收拾日本人,当地负责接待的,就是这位姬天钧。许叔觉得这人乖巧能干,问掌柜讨来带在身边。不过他身份比我们三个人低,行事特别低调,我们都没怎么注意。庆丰楼的事儿,他一直陪在许叔身边。”

  “就是说,后来楼胤凡和我爷爷都死了,泉田失踪,了解整个事件过程的,只剩一个姬天钧?”我立刻抓住了重点。

  “没错,那三个人或死或失踪,这个姬天钧却趁机把那五个罐子卷走了。我们三个狠狠地和他干了一仗,可五个罐子却没保住,散失了四件,只有一件‘三顾茅庐’被药来抢了回来——当然,姬天钧自己也没捞到几个,有一件最多了。”

  我沉默不语。

  那五件罐子的去向,恰好我大多都知道。“西厢记”去了长春郑家,“细柳营”跟着谟问斋南下福建,“鬼谷子下山”流落到欧阳家手里,还有一个“尉迟恭单骑救主”,不知所终——很有可能就落在姬天钧手里。

  难怪药来前往长春寻访,原来他搜寻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天青釉马蹄形水盂,而是为了找郑家的“西厢记”人物青花罐。

  若是黄克武所说并无隐瞒的话,那老朝奉的身份几乎呼之欲出。可是……老朝奉明明与楼胤凡、泉田国夫关系匪浅,而且似乎掌握了沉船位置,和姬天钧的行踪身份并不符合。

  这一位老朝奉,并不知道沉船位置,所以才对五罐表现出了强烈兴趣,持续到了今天,不仅刻意搜集这些青花罐,还把自己的势力以五个罐子来命名。

  想到这里,我心中不禁一震。现在回想药来的四个故事,真是个个都有深意。天青釉马蹄形水盂,指向的是有“西厢记”的郑家;孔雀双狮绣墩,暗示的是拥有“细柳营”的谟问斋柳家;青花高足杯的故事,虽说发生于沦陷期间,可这故事的主角姓楼,且情节和楼胤凡的遭遇惊人相似,都是被国人出卖给日本人,最后人物两空。

  那么最后一个子玉蛐蛐罐,又是暗指什么呢?那故事发生在西安,姬天钧恰好又出身西安……

  黄克武看我呆呆不语,知道我脑子里在想什么:“你是不是在猜,老朝奉就是姬天钧?”

  “没错!”我越想越像。无论年纪、行为还是姬天钧出现在我爷爷许一城面前的时机,都严丝合缝。除了出现时间有点矛盾,几无破绽。

  黄克武叹了口气:“后来这小子确实也成了陕西的一个文物大盗,为害不浅。我们也曾经怀疑过,姬天钧就是老朝奉。不过他一九四八年就已经死了。”

  “啊?死了?”我一惊。

  “当然,我没见过尸体,只是听说。他似乎是死于一次盗墓的意外事故,也有人说是解放军剿匪干掉的,总之众说纷纭。”

  等一等,如果姬天钧解放前就死了,那“文革”期间害死我父亲的人是谁?现在跟我打对台的老朝奉是谁?难道还是鬼不成?

  我开始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只得看向黄克武。黄克武坦然回答:“老朝奉到底是谁,我确实不知道,老刘知道不知道,我不清楚,但药来一定知道点什么。”

  这个回答,等于没说。

  黄克武继续道:“解放初期,曾经有一轮大规模打击盗墓的活动。我们五脉也参与其中,摧毁了不少制假和盗墓团伙。那几仗可真是荡气回肠,痛快得很。”他晃了晃拳头,嘴角浮笑,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这种事,最对他的胃口了。

  “后来这边古玩市场完全消失,相关商业活动陷入停顿,连五脉都变成了一个学术机构。加上当年跟外界沟通也受限制,那些暗地里的勾当无利可图,完全销声匿迹。一直到改革开放,市场也重新开始活跃,我们才发现,原来的制假和盗墓的沉渣,又再度泛了起来,且似有整合的趋势,就连五脉也隐隐被侵蚀。”

  讲到这里,黄克武的脸上隐隐带着忧虑——能让他感到忧虑的东西,可不多。

  “你该知道,贪婪永远比理智发展更快。那些曾经被打压到近乎灭绝的沉渣,比五脉复苏还快。短短几年,野火燎原一样在全国扩展开来,发展速度完全出乎我们几个的意料。等到我们想动手予以打压时,对方已是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我们都感觉,这一切背后应该有一个黑手,在组织这些事情,否则黑势力发展绝不会如此迅速。盗墓、造假、走私、诈骗以及洗白,每一方面都规划得井井有条,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这只黑手一定对古董行当非常熟悉,且对五脉了如指掌。”

  我精神一振,这是黄克武第一次明确承认,五脉里有老朝奉的人。

  “我曾经建议在五脉搞一次清洗,起码把我们内部纯洁一下。可是药来反对,刘一鸣态度也很暧昧。他们的意见是,如果强行清洗,恐怕会把整个五脉都牺牲掉。这一锅饭,等于是夹生了,没法下嘴,可又不能全倒了。真要把和老朝奉有关的人都抓起来,恐怕五脉一半人都得进去。”

  “这么多?”我虽然有心理准备,可还是被这个比例吓到了。

  黄克武愧疚地叹息道:“我这还是往少了说。都说人心向善,倒不如说是人心向利,大家都奔着钱去,再严的家规,也挡不住哇。别说别家,就是我们黄家,干这事的明里暗里就不少。”

  “你们这种态度,就是姑息养奸。”我直言不讳地批评道。黄克武没有动怒:“若是早个几十年,我也和你的态度一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位置不同,顾忌的东西就不一样了。下面这么一大家子人得养活,投鼠忌器,投鼠忌器啊。”

  黄克武道:“所以你能做这些事,我心里很高兴。我们已经老了,老到丧失了勇气,畏惧变化,正义感和良知还有,可已经风烛残年。但你不会,你和你爷爷许一城的眼神一样,透着一股子轴劲。你知道吗?当初在东陵前,所有人都觉得一定会失败了,你爷爷就是带着这样的眼神,朝孙殿英的军队冲去,那可是一个团的兵呢——那可真是个痛快的时代啊,跟着许叔,算是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刻了。”

  黄克武的眼神变得温柔起来,浮出无比的怀念。他的脸一瞬间变年轻了,泛起光泽,表情如同少年一样。我没有做声,默默地让老人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

  过了足足五分钟,黄克武才继续说道:“庆丰楼的事儿过去后,我非常痛恨许叔。因为我是最崇拜他的一个,偶像破灭后我也是最痛苦的一个。咱俩初次见面,我没什么好脸色,你得多谅解,我是想不通哇,想不通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变得那么快。”

  “现在您想通了吧。”

  “你把玉佛头敲开的那一瞬间,我就释然了。所以庆丰楼这事,我相信一定另有隐情。可惜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所以今天叫你过来,是希望你能顺利解决五罐之事。我会努力活下去,活到许叔所作所为真相大白为止,可别让我带着遗憾进了棺材。”

  “行了,我说完了,说说你吧。五个罐子到底干吗用的?”黄克武好奇地问道。从庆丰楼算起,他已经好奇了几十年。

  于是我把五罐秘密、福公号以及老朝奉的纠葛讲给黄克武听,黄克武听完半晌不语,末了才说道:“原来,当年泉田国夫觊觎的,居然是这个,难怪许叔会参与其中。也难怪姬天钧会事后去抢罐子。”

  十件柴瓷,比五件明代青花罐值钱百倍有余。这个价值,黄克武理解比我深刻得多。

  “您说我爷爷会不会带着日本人去寻宝?”我说出疑问。

  “不可能。”黄克武断然否决,“庆丰楼之后,许叔一直就没离开北京城,没过多久就被捕入狱,再没出来过。这期间他没有出海的可能。”

  那我就有点想不通了。姬天钧为什么事后去抢罐子?说明它还有价值。为什么有价值?因为泉田国夫没有成功捞出福公号。为什么没捞出福公号?因为许一城从中作梗。沿着逻辑反推,我只能推测到这一步,然后我爷爷入狱枪决,跟这个链条彻底脱节,故事完全说不圆了。

  难不成我爷爷许一城有通天彻地之能,死后还能布局去阻止泉田?我倒是很希望如此,但可能性太低了。

  黄克武听到这里,沉思片刻,眉毛一抬:“你是说那五个罐子的坐标,曾经被打开过一次?”

  “对。那五个罐子在民国二十年开过一次,被泉田拿走了坐标。然后它们又被重新补了釉,恢复如新。老朝奉……好吧,姬天钧那么拼命要去抢罐子,一定是想再次把坐标拿到手,再搞一次打捞。”

  黄克武奇道:“药来抢得也特别积极,跟姬天钧几乎兵戎相见。难道说,他早就知道这罐子里的奥秘?”他一语提醒了我,“很有可能。不然他也不会特意弄了一幅油画,煞费苦心地给药不是暗示‘三顾茅庐’的重要性了。”

  黄克武眯起眼睛:“我总感觉,自从庆丰楼的事儿出了以后,药来一定知道些什么,可他从来不说。我看得出来,这些年来,他的内心很痛苦,似乎藏着一个永远不能告人的秘密。他对老朝奉的暧昧态度,药不然的突然叛变,包括他最后的自杀,一定也和这个有关系。”

  “会不会药来被老朝奉拿住了什么把柄?”

  “药来那家伙狡猾得很,至少我想不出有什么可以要挟到他的东西。”黄克武说到这里,沉痛地摇了摇头,“不过现在人都死了,有什么秘密也都没用了。”

  我心想,药家和这五个罐子的渊源,可是比您想象中更深呢。药来痛苦的那个秘密,我应该能猜出来源。

  楼胤凡请来一位高人整治五罐,五罐唯一需要整治的地方,就是里面藏的坐标。而打开它的唯一手段,是“飞桥登仙”。在那个时候,能施展“飞桥登仙”的一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蜗居绍兴的尹念旧,一个是离奇北上的药慎行。

  从黄克武的描述里,总觉得药来似乎发现了什么事情,但支支吾吾不提。难道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父亲在里面扮演了一个不光彩角色,所以为尊者讳?

  我已经能勉强摸到围绕着庆丰楼的谜团轨迹,现在只欠缺一根主线把整个事件拎起来。药慎行到底干了什么?姬天钧到底是不是老朝奉?泉田到底去了哪里?我爷爷到底什么打算?药来试图隐瞒的是什么?种种疑问,其实只要有一个答案,即可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