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第61节(2 / 2)


  否则哪里来的这么多破事。

  这时文姜也赶到了白家,不顾脚上的伤,推开人群,走到苗家人身边。

  脸上带着一丝歉意,“是我这当姑姑的不好,没看好侄女。”

  苗大哥看妹妹满头大汗,一瘸一拐的样,对媳妇儿怨气更甚,“好了,都告诉她吧,你当这事瞒得住。”

  苗大嫂听了虽然满脸难过,却依然坚决的摇摇头。

  不能说啊。

  她男人心大,只觉得女儿乖巧文静,懂事又孝顺。

  知女莫若母,只有她这个当亲娘的才知道,她闺女心气是多么高,性子是有多么.跋扈。

  是啊,外人眼里听话娴静的一个人,内里却是乖张的很。

  家里四个女孩,但凡哪个越过了她去,她表面上虽然不声不响,但是回了房便要闹脾气。

  三房的宝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是在学堂的表现却是最好的。前阵子回家的时候带回了一支先生奖的毛笔。

  “爷爷奶奶,你看,这是先生赏给我的哦,我们班一共就仨人得了。那么长的一首诗,就我们仨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你们说我厉不厉害。”

  但凡家里日子好过的,无不想着能将这份好日子延续下去。靠什么?靠子孙呀。

  所以纵使宝花是女孩,有家里文姜这个带领全家奔小康的先例在,家里对她的上进依然很骄傲。

  可是宝花刚被苗老头苗老太太称赞没几天,却又挨了批评。

  宝花在学堂被先生打了手板,原因是没有写作业。

  宝花委屈的哭诉作业她写完了,就是找不着了。

  苗老头很失望,这孩子刚挨了夸奖没两天,尾巴就翘天上去,连作业都不好好写了。

  这件事情别人不知情,苗家大嫂心里却清楚怎么回事。

  她的乖女儿,她成天被表扬爱护弟妹,孝顺长辈的乖女儿,偷偷把宝花的作业拿了去,填进了灶台。

  扭头当作无事发生的样子,还贴心的安慰宝花,陪着她一起寻找作业本子。

  苗大嫂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心惊。

  苗大嫂知道女儿不甘心。

  她及笄了,要学的事情很多,平常很少去学堂。只有在文姜忙的时候,替她去接长寿来苗家吃饭。她不甘心家里有人抢了她的风头。

  往常苗老头和苗郭氏最疼爱的便是她这个苗家长孙女,有什么好的都紧着她,然后才是二房的银花,三房的秀花和宝花。

  这样的事苗大嫂不是第一次发现,私下她也三番四次劝过女儿,都是家里姐妹,没必要一定争个长短。无论她什么样,爹娘最爱的都是她。

  女儿每次都是乖巧的应下来,转身依然我行我素。

  苗大嫂没办法,只能安慰自己,还好,家里女儿行事谨慎,没有被发现。等她嫁出去了就好了。

  嫁出去了自然懂得亲情的可贵,都是苗家的姑娘,出嫁了要相互扶持。关键时刻,只有家人才靠的得住。

  至于女儿做下的那些错事,就由她当这个当娘的来赎罪吧。

  将来银花她们出嫁的时候,她这个当伯娘的一定好好给添份妆。

  这就是为什么苗大嫂死活拦着苗大哥和她小姑子,不让跟金花说实话的原因。

  她女儿心气那么高,如果知道白家的小子先是求娶她的亲姑姑不成,转身才求娶她。

  她只是白家的退而求其次,她会发疯的。

  她会.恨上她姑姑。

  苗大嫂如何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小姑子对娘家有大恩,如果不是她,苗家现在怎么可能有这如日中天的日子。

  苗家人全都信服她小姑子,女儿若跟她亲姑姑对着干,苗家其它人会怎么看她?

  可是女儿不会理会这些的,她才十六岁,她只会看到那是姑姑不要的男人。

  苗大嫂不能不管女儿,也不想跟对他们恩重如山的小姑子决裂。

  所以她只想把这事死死瞒住,最好瞒一辈子!

  她一定可以做到的,是吧?

  场面一时僵持住。

  在一边一直没说话的白庭轩走了出来,“诸位乡亲们还请听我一言,虽说小子我有幸得中秀才,但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娘喜欢苗家的长孙女,喜她温婉贤淑,性情温和,便去替我求娶了来。幸好苗家长辈也应允了这门亲事,我白家自是感激不尽。”

  白庭轩故意停顿了一下,状似无奈的摇摇头,“今日苗家长辈拿着老君庙主持的批语而来,说我白某人命里克妻,我与苗家姑娘八字不合。老君庙的主持于我怀河镇周边的百姓有大恩,他的话我等自然是要听从的。虽然孔夫子他老人家常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苗家人既然介意,我白家退了苗姑娘的庚帖便是。”

  听到这里,苗大嫂的精神一振。罗里吧嗦一大堆,在放什么屁,还我女儿庚帖来就好。

  “可我没想到苗家姑娘却对我一片痴心,一个女儿家尚且能不顾流言,勇敢对白某表达心意,我岂可轻易退缩。这苗家姑娘我娶定了。”白庭轩说完一脸深情的看着苗金花。

  苗金花感动的热泪盈眶。

  苗大嫂却火冒三丈,你个不要脸的,我跟你拼了。

  苗二嫂赶紧上前拉住她胳膊,这是秀才,未来的官老爷,不能打呀。这么多人看着呢,就算打,咱也要找个没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