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节(1 / 2)





  余丽见大家都保持严肃,宋建国也吓得脸容变了色,反而越发得意起来。

  “我说的人,你们都认识,就是沈白露。宋建国,你既然不承认,那不妨叫她来对质啊?”

  “余老师,这种话无凭无据,可不能乱说啊。”李吉平提醒道。

  登记员也说:“人家可是经过部队政审的,马上都要结婚了。”

  李吉平见这件事情远远超出自己所想,一个不慎,可能就演变成大事。赶紧跟登记员小孙商量了一下,让她把刘干事叫过来。

  宋建国心中不慌是不可能的,要不是因为现在是冬天,身上穿的衣服多,他可能直接能把一件衬衫湿透。

  可是心中不断地克制、暗示自己保持冷静。

  沈白露是个聪慧的姑娘,一定不会想跟自己扯上关系的。

  就算把她叫过来,就算她收到了匿名信,只要不交出信,也不能证明是我写的。那些信,应该早就被她毁了吧……留着不是自找不快吗?

  宋建国想着,手心的汗不禁沁了出来,趁着小孙去叫刘干事来商议,他也站起了身,说道:“我刚才喝多了水,想去方便一下。”

  余丽见状,特别担心他耍什么滑头,说道:“我也跟你一起去!”

  宋建国瞪了她一眼,这个女人,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换了一副面孔?不哭不闹,直中命门……她怎么会知道沈白露收到匿名信的事?

  第56章 对质

  对质

  去向洗手间的路上, 宋建国说道:“余丽,你以为这样我就会怕你么,告诉你, 这个婚我离定了。”

  余丽却说:“现在事情还没见分晓, 话不要说这么满。”

  宋建国哼了一声, 冷冽着脸, 没有再跟余丽说话。

  再次进办公室时,刘干事已经坐在里边,听李吉平说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关准军嫂的清白, 事情确实不小,刘干事的脸也严肃了起来。

  宋建国和余丽回来后, 刘干事不禁说道:“你们的日子过得好好儿的, 两个人又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 怎么就闹到这步田地?将来说给学区书记听, 他怎么看?你们的同事怎么看?你们教出来的学生怎么看?还有你们的孩子不会受影响吗?你们是真的没有给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吗?”

  刘干事真不愧是专门做思想工作的,一下子就把什么忠诚不忠诚的矛盾转移了。

  余丽沉默了一下,她的顾虑显得比较大一些,但宋建国却态度十分坚决, 再次重申:“感情不和而离婚是正常的事,何必在乎他人怎么看?”

  “这么说,你还是想离婚?”

  宋建国点了点头。

  余丽有些坐不住地说:“刘干事,李主任, 反正我是不会离的, 他犯了错误,却不敢正视,只想一离了之。”

  刘干事点头:“余老师,你说的在理, 感情出了问题,调解调解,犯了错误,改正即可,不能一离了之,谁家里没有矛盾与争吵?大家都像你这样离婚,岂不是要乱套?”

  宋建国没有了声音,余丽却不依不饶,说道:“那刘干事,要不去把沈白露叫过来吧。”

  “叫她过来做什么?人家小沈可没有跟宋老师有什么瓜葛,人家跟军人方同志的感情好着呢,把人家拉进来,像什么样子?”刘干事果断干脆地拒绝道。

  但是余丽却换了一个说辞:“不,刘干事,我也跟你一样,相信沈白露同志并没有看上他,可是,他一天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我们的矛盾就一天存在,将来还是得吵起来闹离婚。不如今天就一气儿对个质,解决了,也好还人家一个清白。”

  宋建国一道寒光射向余丽,这个女人,是下狠心要把沈白露牵扯进来啊?到底是谁跟她支的招?这根本不像是她的作风。

  昨天回去的时候,他先走一步,后面跟着的是邓雪梅与余丽,难道,是邓雪梅告诉她匿名信的事?

  极有可能啊,毕竟匿名信的事供销社的人都知道……可是邓雪梅又跟沈白露有什么恩怨?感情的恩怨?

  *

  刘干事拗不过余丽,加上李吉平也说:“要不然就把小沈叫过来说清楚吧,不然这事还得闹。”

  登记员得了任务,去供销社找沈白露。

  沈白露当时正在柜台后卖东西,见登记员来叫她去公社,一时充满疑惑:“刘干事叫我去做什么?”一个很糟糕的想法在她心中升起,急忙问道,“是不是方垒出事了?”

  登记员摇头道:“不是,方垒同志能出什么事?”

  “那是?”

  “你跟我去了就知道了。”

  沈白露出了柜台,边走边问:“只有刘干事找我吗?还有谁?”

  登记员说:“还有李吉平主任,宋建国、余丽夫妇……”

  “宋建国、余丽夫妇?我跟他们又不熟,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他们在闹离婚……”

  “闹离婚关我什么事?把我叫过去做什么?”

  “我也弄不清楚,刘干事让我来叫你的。”

  沈白露觉得有些不对,非常不对劲,脚步放慢了下来,想找个救兵,而此时供销社里唯一能当她救兵的人,只有李孝红。

  “小孙你先等等,我忘记交代个事了。”

  沈白露赶紧跑回供销社门口,神色不安地把李孝红叫出了供销社。随后小声说:“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是之前写匿名信给我的宋建国和他妻子在闹离婚,把我也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