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两不厌第63节(1 / 2)





  “当然是真的。”姬瑶傲慢的瞥他一眼,抬腿跨进紫宸殿门槛。

  今日姬瑶心情大好,意外的没有犯懒,回来就走进偏殿,坐在紫檀案前,让徐德海取来奏章,逐一批阅。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徐德海进来禀告:“陛下,太傅大人求见。”

  姬瑶阖上奏章,抬眸道:“传。”

  “是。”

  徐德海躬身退出去。

  没多久江言阔步而入,饶是须发花白,衬着那象征身份的紫袍,气势依旧不逊当年。

  “老臣见过陛下。”

  姬瑶莞尔一笑:“太傅大人不必多礼,找朕有何事?”

  江言道:“重开闻天鼓一事,陛下要三思而后行,毕竟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姬瑶没想到他竟是为了重天鼓一事过来。

  还真是有意思,秦瑨安稳了,太傅大人又闹腾起来了。

  姬瑶面上的笑意轻减了几分,只觉一个头两个大。

  “朕刚才在朝上说了,如何开,怎么开,还要从长计议,太傅不必忧心。”

  听着她略显冷淡的话音,江言点到为止:“陛下心头有数,老臣就安心了。”

  “嗯。”

  姬瑶微微点头,等了一会,不见江言有离开的意思,便问:“太傅还有别的事?”

  江言斟酌片刻,“陛下,赵郡李氏一案尽量从简查办,不要扩张出去才好。”

  话音落地,姬瑶登时压低眉眼。

  她面前的紫檀案上摆着一个鎏金花丝香炉,里头龙涎香燃的正旺。

  她伸出嫩手,把袅袅香烟往鼻前扇了扇,翦水秋眸意味深长地看向江言:“此话何意?”

  江言如实说道:“赵郡李氏这些年虽然势微,但李老太爷在太宗时期就配享太庙,于公于私,都要在朝中为其留上几分薄面。世家族系庞大,难免出现一歪瓜裂枣,烂个的单独剜去就好,若是端了整盆,怕会引来世家不满,动摇了陛下的根基。”

  姬瑶嗅着龙涎香,垂目不言。

  她知道太傅的意思,世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几代人的盘踞积累,就像根深叶茂的大树,狠狠扎在盛朝的土地上。

  朝廷各处,天下四海,都有他们的族人分布。

  她身为天潢贵胄,生来就与他们为伍,亲近世家是与生俱来的习惯。

  如今仔细斟酌,世家本就盘根错节,若不加管制,放任自流,到最后不为她所用,岂不是养虎为患?

  何况那些人作恶多端,不细查都对不起她自己……

  于是,姬瑶难得驳了江言的意思:“太傅此言差矣,我在外面亲眼看到固县县令侵吞赈灾粮,那参了糠的米粥我可是吃了好几天。然而这只是朕看到的,朕看不到的地方还不知道有多少腌渍事,这样的世家,就是江山的蛀虫,如何能成为朕的根基?”

  江言面露错愕之色,这是他第一次在皇帝的话中听到了对世家的不满。

  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他敏锐察觉出来,李氏案似乎会变成一个转折。

  如此以来,这个案子最好不要彻查……

  如是想着,江言沉声劝谏:“陛下,老臣觉得——”

  “太傅大人。”

  姬瑶微抬声调,打断他的话:“朕知道你是为朕好,但朕若网开一面,便对不起这天下百姓,对不起在地方拼命维护政绩的官员,更对不起朕自己喝的那几碗糠。要怪就怪李氏贪得无厌,徒留把柄在旁人手里。若不牵扯赵郡最好,若是牵扯,朕会要求大理寺和刑部秉公办理,谁敢徇私枉法,谁就是我朝的罪人。”

  她说话不似先前那般娇柔,铿锵有力,不容置喙。

  江言清楚她的性格,那股犟劲上来,八匹马都难拉回来。

  他若再据理力争,难免落得跟秦瑨一样的下场,造成君臣不睦。

  为了日渐衰败的赵郡李氏,不值得。

  好巧不巧,谁让他们偏偏撞到陛下面前。

  可能这就命吧……

  江言长叹一口气,垂首道:“老臣告退。”

  眼见他没有继续纠缠,姬瑶不禁松了口气,笑道:“太傅慢走。”

  出了紫宸殿,江言二话不说,直接来到门下省衙门找到英国公,冷脸嘱咐:“陛下铁了心要办赵郡李氏,告诉各世家,这段时日需谨小慎微,族里有积病的,赶紧处理,莫要招来杀身之祸。”

  *

  自打这天起,面对并不明朗的朝局,官员皆是夹着尾巴做人。

  一晃俩月过去,冬日萧瑟。

  朝廷上鲜少有人再跟姬瑶因为政见而争论,她每天坚持上朝,下朝,处理政务,日子过的安逸熨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