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历史]我仿佛知道得太多_119(1 / 2)





  两人的对话渐去渐远,焦适之猛然想起在最后两人离开的时候,皇上返身回去捣鼓了片刻,随后才同他一起从窗口溜出来,难道……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焦适之仍是安静地锻炼完,随后才去敲了敲朱厚照的门,得到应声后才推门而入。

  朱厚照正一脸惺忪地用冷水擦脸,焦适之在旁边看着天子昏昏欲睡的模样,眼里带着笑意:“皇上,昨天晚上您是不是跑回去放火了?”

  朱厚照把巾子甩在脸盆上,转过头来看他,“怎么,成功了?”

  焦适之笑道:“听说昨天月楼被烧了。”

  朱厚照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看来昨天晚上那第三层还真的是发生了挺重要的事情,我不过是把蜡烛踢翻而已,若是真的守备森严,该是一下子便会发现才是,怎么会拖到真的烧光的程度。”

  “或许也是他们自己有意为之,刚好一把火把证据烧了干净。”焦适之说道。

  朱厚照点头,与焦适之一起去吃饭。

  他们在南京待了七八天,而在这段时间内,关于月楼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他们这里,最后朱厚照直接下令把各地的月楼都抄了,也懒得去追查下去。

  面对李东阳的质疑,朱厚照耸肩说道:“月楼或许重要,然而这不过是背后之人敛财的手段,能做到如此的不过是那几人罢了,要想查出来还不容易,我为何还要放着令他继续坐等收钱,还不如都给自己留着。”

  “可是皇上,如此一来便没有证据,您……”李东阳说道。

  正德帝轻笑了声,“证据?朕便是最大的证据。”

  李东阳无话可说。

  普通的案件归于刑事,令刑部大理寺并都察院审核,这是交托于官员的侦查职责。然而对此之外的谋反等大案,证据不过是为了令皇上信服的手段。

  如今皇帝都亲眼所见,这证据有或者没有,又有什么重要呢?

  正德帝最讨厌的便是秋后问斩这样的手段了,推迟便意味着变数,他自己能查出来的东西,为何还需要令渣滓留存下来?

  南京的事情不过是南巡途中的一个插曲,很快他们便继续启程,此时明面上皇上南巡的御驾,刚刚出了山东。

  正德帝一行人到了长江流域后,步伐便变慢了,除了满眼秀丽的风景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前两年江南的官场刚刚震动过,正德帝欲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这上头,正好巡视一下如今的江南。结果并不能算非常好,但是相比较之前的确是好上不少。

  亲眼所见的平安喜乐,永远是奏章中的团花似锦无法比拟的。

  朱厚照几乎在每一个沿江的城镇都停留了一两天,不再是如同逛街一般的方式,而是走街串巷地出现在一些朴实无华的小巷子,那里才是大多数平凡百姓的生活,也是最能直接体会到的地方。

  当船只渐渐离开码头,前往下一个地方时,朱厚照背着手站在船头,和风吹动着他的发丝,略显燥热的天气被这些风流吹去,留下些许清凉。

  距离他们出京至今,已经有两个月了。或许前面那半个月时间,朱厚照是真的把南巡当做一场游戏,然而在南京之后,皇上的态度大为转变,沉浮的心态尽皆散去,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体察民情的举动。

  事实上,面对皇上的改变,焦适之很开心。

  皇上刚刚出宫,对宫外的事情好奇是理所应当,对他治下的山河也满是惊奇,那种如同稚童般的惊喜总是令焦适之心软。然而他们不能这么一路玩下去,南巡的意义并不在此。而且从南京的时候或许是露出了些许端倪,在他们离开后,一路上偶尔会有隐隐的刺探,不过因为他们并无计划,那些人并不能够真正寻到他们的落脚点。

  在焦适之的请求下,周身护卫的锦衣卫达到了两百人,比起皇帝出行行头来说不值一提,对正德帝来说却是一个壮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