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历久弥新的文化(1 / 2)





  第四章

  历久弥新的文化

  时间的魔手远胜狂风暴雨,它能摧毁一切有形之物,也能荡平心中任何波澜。然而,这个桀骜的王者在毫无攻击力的文明与文化面前却无计可施。谁能抛弃世代相传的语言文化?谁能忘记那些经典的文学、美丽的绘画与动听的歌谣?即便它们被中断、禁止或毁去,艺术的华光仍将辉耀后世。在文学大师普希金、果戈理、奥斯特洛夫斯基,电影人爱森斯坦、梁赞诺夫,圣像画家卢布廖夫,音乐天才帕赫姆托娃等人的传承下,俄罗斯文化独树一帜且历久弥新。

  古老的字母与语言

  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是两种非常古老的文字,聪明的腓尼基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22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传入希腊演变成希腊字母,又派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这两种字母是成为欧洲各种字母的共同来源,古俄语字母也不例外。

  ◎古俄语和西里尔字母

  9世纪前后,东斯拉夫人在乌克兰草原上建起数百个公国,他们使用的是早期东斯拉夫语,即古俄语。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大量的宗教文献相继涌入,那些文献多由古斯拉夫语著成,使此地渐渐形成古俄语和古斯拉夫语并存的局面。为了便于传教,斯拉夫启蒙思想家、基督教传教士西里尔及兄弟美多德两人在古俄语的基础上创立了西里尔字母,又称“西里尔字母”或“塞瑞利克字母”。这种字母共有43个,后来通行于东斯拉夫、南斯拉夫和西斯拉夫人中。

  东斯拉夫语书写的中世纪福音书

  由于战乱原因,古俄语在那时虽有文字和文字记载,但未能流传下来。现今保存最古老的俄语文献是11世纪的各种经文、福音,以及一些资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1世纪寺院诵读的“课经文”《苏普拉斯利手稿》,12世纪描写基辅公国大公伊戈尔远征波洛夫人经历的《伊戈尔远征记》。

  14世纪,由于罗斯古国的封建割据和外族入侵,各公国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三个比较重要的民族,即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从古俄语中分化出来的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开始流行。到了18世纪前后,俄语成为这片辽阔土地上的通用语言。

  ◎现代俄语的形成

  由于西里尔字母不能完全符合俄语的读音要求,1708年,彼得一世对西里尔印刷体字母进行改革,删掉一些不必要的字母,同时规定用阿拉伯数字取代字母表示数目,专门在印刷出版物时使用,这种“市民体铅字”成为现代俄语字母的基础。

  现代标准俄语的发展始自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他整理和完善了俄罗斯民族语言的艺术手法,还丰富了俄语的词汇、语言、修辞的表达手段。在多位文学大师的艺术创作及更广泛的社会活动中,经过19世纪和19世纪以后两个阶段,俄语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发展,最终形成更加系统、更加统一的现代俄语。现在俄罗斯人使用的俄语字母就是在1918年由当时的苏维埃人民教育委员会确定的,共有33个。

  规范了现代俄语的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

  俄罗斯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也形成了100多种本民族语言。他们使用的语言分属多种语系,如印欧语系的奥塞梯语等,高加索语系的车臣语、阿迪盖语等,乌拉尔语系的芬兰语、科米语、马里语等,古亚细亚语系的楚科奇语、爱斯基摩语等,阿尔泰语系的楚瓦什语、鞑靼语等。不过,大多数少数民族仍以通用的俄语作为第一语言。

  经过上千年的使用和发展,从最早的东斯拉夫语到现在普遍使用的官方语言,俄语现已发展为世界一大语系,成为联合国会议使用的工作语言之一。据了解,全球大约有将近5亿人都在使用这种语言,许多国家还开设了俄语课程。

  耀眼的文学与巨匠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分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古代俄罗斯人留下了丰富的民间口头创作,成为纸面文学的重要源泉。12世纪末期创作的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古代俄罗斯书面文学的第一部作品。从19世纪开始,俄罗斯现代文学开始崛起,一批文学巨匠相继涌现,并5次捧回了诺贝尔文学奖。

  ◎黄金时期

  虽然俄罗斯现代文学直至19世纪方才兴起,但文学大师们在其后一个多世纪里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成就了俄罗斯文学史的一段黄金时期。

  现存于普希金国家博物馆内的普希金写字台。在这张桌子上面,普希金完成了他的多部著作,成为了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政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政为“俄国小说之父”。

  亚历山大·普希金之于俄罗斯,犹如莎士比亚之于英国。这位在19世纪前期崛起的文坛旗帜人物创作了大量作品,涉及各个领域,有古典颂诗和十四行诗,有短篇小说、戏剧和童话故事,还有人们最喜爱的诗歌,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普希金在政治方面是个异见者,曾被沙皇三次流放,一次流放到哈伊洛夫斯克,两次流放到高加索地区。不幸的遭遇反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和美丽的女子、好战的男人们玩得十分愉快,经常在漫漫长夜里促膝长谈,来自乡村里的很多故事后来都变成了他笔下的民族传奇。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晚年回归田园生活的列夫·托尔斯泰。

  同时代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尼古拉·果戈理也有不少佳作问世,他在《死魂灵》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在《外套》里塑造了一位悲剧小人物。后一部作品引起了巨大反响,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都曾说过一句同样的话:“我们全是从果戈理的《外套》里走出来的。”

  19世纪后期,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该时期的先锋人物。前者在《父与子》中塑造的主角巴扎罗夫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后者在《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触及了道德、信仰和救赎等问题。列夫·托尔斯泰堪称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两部,一部是描写拿破仑战争的《战争与和平》,另一部是描写女性反抗时代的《安娜·卡列尼娜》。此外,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伊凡·伊里奇之死》和《魔鬼》。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俄罗斯文坛上涌起一股新的风潮,诞生了许多杰出人物。作家安德烈·别雷创作的《彼得堡》被俄裔美国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称赞为“20世纪最伟大的四部小说之一”。马克西姆·高尔基凭借小说《母亲》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另有三部曲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与《我的大学》,表现出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其他代表性作品还有《鹰之歌》《海燕》等。

  ◎苏联时期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政权的建立,俄罗斯进入苏联时期。在此期间,俄罗斯的文学环境趋于复杂化,文学作品也因此而更能反映社会深度。尤为可喜的是,文学大师们各显其能,5次斩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伊凡·蒲宁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家,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他是中短篇小说写作高手,创作了《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乡村》等一系列作品。1933年,蒲宁作品《米佳的爱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的主要诗集作品有《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1957年,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出版,他说:“当我写作《日瓦戈医生》,时刻感受到自己在同时代人面前负有一笔巨债,写这部小说是试图偿还债务。在写作过程中,还债的感觉一直充斥我的心房。多少年来,我只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此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这部伟大的作品于次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国内受到猛烈抨击,作家本人也遭到了严重迫害,从此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直至两年后病逝。

  另一位作家肖洛霍夫与苏联当局保持了良好关系,他在《静静的顿河》中讲述了顿河哥萨克地区革命战争的传奇故事。1965年,该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克雷洛夫

  克雷洛夫是俄国著名的寓言家,也是一个饭量惊人的美食家。某天晚上,他在参政员阿巴库莫夫家里遇见几位客人,众人邀其共进晚餐。克雷洛夫一再推托,说自己家里做好了鲟鱼汤。可是阿巴库莫夫极力挽留,克雷洛夫只好答应,条件是晚餐必须立刻开始。这一餐让众人大开眼界,因为克雷洛夫一个人的饭量差不多等于其他所有人的饭量。大胃王咽下最后一口饭,匆忙离座就要出门。主人问:“你急着去哪儿?”克雷洛夫气愤地说:“跟你们说过多少次,我家里已经炖好了鲟鱼汤,再不回去汤就凉了。”

  索尔仁尼琴因屡次批评多位执政者而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让他于1970年荣获诺奖的作品是《癌病房》。可是,另一部长篇纪实文学《古拉格群岛》却让这位作家被迫离境,在国外度过了20年的漫长生活,晚年才得以返回自己的祖国。

  198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天才诗人布罗茨基,他的获奖作品是《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其他代表作有《诗选》《言论之一部分》《致乌拉尼亚》等。布罗茨基的英文写作极为出色,自称是“俄语诗人与英语散文家的愉快结合”。

  在整个苏联时期,除了以上5位捧回诺奖的文学大师,其他著名作家与作品也为数不少。比如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及其作品《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讽刺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及其作品《大师和玛加丽塔》《狗心》,小说家沙拉莫夫及其作品《科雷马故事》,等等。

  1910年帕斯捷尔纳克的肖像画

  天才诗人布罗茨基1996年,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籍俄罗斯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逝世于纽约时,俄罗斯的通讯社说:“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陨落了。”这是自普希金以来给予的最光荣的赞颂。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布罗茨基的遗孀发去唁电时说:“连接俄罗斯当代诗歌和过去伟大诗人作品的纽带断裂了。”

  ◎后苏联时期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文坛再度活跃起来,一批小说家纷纷登场。鲍里斯·阿库宁推出一系列历史推理小说,如《堕天使暗杀组》《土耳其式开局》。他在作品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位智慧型人物伊雷斯特·范多林,被谓之俄罗斯版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与其相比,维克多·叶罗菲耶夫更富有挑战精神。他的中长篇小说《俄罗斯美女》现已被翻译为27种语言广为流传。塔吉扬娜·托尔斯泰娅的小说集《在金色的门廊上》于1989年发表,书中描写了苏联低矮公寓里的高贵灵魂;2007年,她的另一部小说《斯莱尼克斯》出版,书中描写了未知而宏大的科幻世界。

  其他写过科幻小说的多产作家还有维克托·佩列文,他的《黄色箭头》《狼人的圣书》均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弗拉基米尔·索罗金则凭借小说《队列》和《冰》,在国外确立了自己的文学地位。

  风头正劲的俄罗斯作家德米特里·贝科夫

  最近几年,俄罗斯作家德米特里·贝科夫风头强劲。2006年,他出版了一部传记作品《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本书主角便是凭借《日瓦戈医生》拿下诺奖的那位伟大作家。在这部作品里,贝科夫真实呈现了帕斯捷尔纳克的曲折一生,获得全俄畅销书奖。2011年他梅开二度,以小说《奥斯特洛莫夫,或巫师的学徒》再次赢得此奖。

  在不算漫长的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代代文学大师们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他们用文字建起一座恢宏壮丽的宫殿,在世界文坛上独占一方天地,他们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闪耀之星。

  精美的绘画与大师

  俄罗斯是一个艺术文化氛围非常浓郁的国度,在绘画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它的绘画艺术经历多个发展历程,如实反映出各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与人民生活。在19世纪以前,俄罗斯的绘画题材多以人物为主,到了19世纪后期,绘画艺术进入繁荣时期,许多大师呈现出了一系列精美作品,为俄罗斯的艺术之光再添亮点。

  ◎圣像画艺术

  17世纪以前,俄罗斯绘画以传统的圣像画为主,主要描画上帝、圣母、圣人头像及《圣经》中的情节,被称为“通往天国的窗户”。

  圣像画在10世纪末随着古罗斯基辅公国皈依基督教而传入俄罗斯后,经过了几个世纪,到14~15世纪才进入全盛时期。它与俄罗斯民间艺术相融合,形成显著的民族特征,并从教堂和修道院走进了千家万户。与此同时,一些善于钻研、思想进步的圣像画家出现了。

  修道士安德烈·卢布廖夫便是一位画圣像的佼佼者,他被誉为中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圣像画家之一,同时又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家。1423年,卢布廖夫为谢尔盖圣三一教堂绘制的木板圣像画《三圣像》,被尊为世界艺术的瑰宝——三位身材修长、温柔娴静的天使围坐一起陷入沉思。金黄的翅膀,柔软轻盈的衣衫,灵动的线条,仁爱和平的气息……整幅画作弥漫着一种古铜镜般的恬静,令人感觉到一种圣洁之光。

  从17世纪开始,在俄罗斯工作的外国美术家引入西欧绘画艺术,肖像画渐渐盛行起来。以西蒙·乌沙科夫为代表的新圣像画流派,赋予了圣像画“活人的神气”,开创了现实主义绘画的先河。他擅长将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以强弱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这位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比如《莫斯科大公国之树》《慈悲圣母像》等,大多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

  修道士安德烈·卢布廖夫著名的《三圣像》

  ◎两次美术运动

  18世纪中期,“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于涅瓦河河畔落成。学院聘请法国、意大利有名的绘画师前来授业,在完成8年学业后,毕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费前往法国或意大利进修。

  伊利亚·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63年,以伊万·克拉姆斯柯依为首的14名学院毕业生,因不满学院规定的竞赛统一题目“死神聚宴”,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开始探索如何用美术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一运动使现实主义画作渐渐进入繁盛时期。

  1870年11月,全俄国艺术家联合组织“巡回艺术展览协会”宣布成立。协会以“美就是生活”为创作原则,每年举行定期画展,在各大城市巡回展出,使更多的人了解绘画及雕刻艺术。许多饱含热情的画家纷纷加入协会,形成19世纪的主流“巡回展览画派”,为艺术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巡回展览画派”的组织者和领袖人物,克拉姆斯柯依并未因工作繁忙而荒于创作。在第一次巡回画派的展览上,他的《五月之夜》把因农奴制度饱受摧残的乌克兰姑娘的哀伤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观之心戚。1883年,他在《无名女郎》中塑造了一位气宇轩昂、穿戴时髦的青年知识女性形象,那种冷眼审视、不屑一顾的神情,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世界美术史上的肖像画杰作。

  伊利亚·列宾是“巡回展览画派”中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善于创作历史画和肖像画。他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托尔斯泰》《索菲亚公主》《伊凡雷帝杀子》等,现已被视为不朽的艺术珍品。据说,在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时候,为了真实描绘沙皇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列宾曾两次到伏尔加河深入观察纤夫的生活。

  此外,该时期还有擅画《圣经》和历史故事的尼古拉斯·罗列赫,擅画风景的伊凡·希施金,擅画海景的艾瓦佐夫斯基,以及创作过不少写实绘画的康斯坦丁·马科夫斯基和弗拉基米尔·马科夫斯基兄弟,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画家亚历山大·班诺瓦和谢尔盖·狄亚基列夫在圣彼得堡领导了“艺术世界”运动,主张俄罗斯的艺术家们应该打开大门,迎接西方的印象主义、新艺术主义、象征主义等创新的艺术流派。于是,约从1905年起,俄罗斯的绘画成为各种流派、风格及“主义”的大杂烩。

  1915年,“至上主义派”的创始人卡西米尔·马列维奇首创几何形绘画,为艺术界勾勒出几何抽象画的璀璨星空。他的作品大都以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十字交叉形构成,毫不寻求表现对象。代表作《磨刀工》如谜一般的存在,即使多年过去,仍以单纯简约的构成与梦幻般的感觉令人驻足流连。

  ◎当代绘画作品

  20世纪20年代,抽象艺术开始失宠。绘画创作的主要题材变成革命历史、现实生活、领袖人物,各种宣传画、招贴画、讽刺漫画占据了主导地位。该时期涌现出不少作品,关于重大历史方面的有鲍里斯·约干松的《苏维埃法庭》、彼得罗夫·沃特金的《沐浴中的赤兔马》、亚历山大·布勃诺夫的《库利科沃原野的早晨》等;关于劳动生活的有泰尔·萨拉霍夫的《早晨的列车》、车尔尼科夫的《顿巴斯矿工》、阿尔卡季·普拉斯托夫的《拖拉机手的晚餐》《集体农庄的农村人》等。

  彼得罗夫·沃特金的代表作《沐浴中的赤兔马》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艺术界出现“创作自由”“任其自流”的局面,过去不为官方承认的各种流派作品,以及一些海外侨民画家的作品陆续展出,不过有特色和创新性的作品比较少。

  帕列赫漆画

  帕列赫漆画是在首饰盒、锦盒、香烟盒等漆器制品上进行缩影绘画的一种民间艺术。这种微型漆画大都以黑色为背景,利用耐温涂料,大量使用金色、红色等鲜艳的色彩及黄金利于延展的特性,描绘俄罗斯的神话故事、勇士传说和经典人物等。许多来到帕列赫参观的游客,都会带走一些胸针、小桶、笔记本、香烟盒、包装盒等精美的漆画纪念品。

  如今,俄罗斯比较著名的画家有宗教美术家伊利亚·格拉祖诺夫。他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为许多俄国古典文学作品提供插图。其中有一幅油画作品《伟大的中国》,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

  另一位画家伊利亚·卡巴科夫名列世界上身价最昂贵的1000位画家之一,他与妻子艾米莉亚·卡巴科夫组成夫妻档,一起进行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创作,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夫妻俩的代表作“理想之城”通过建筑、雕塑、绘画、灯光、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引领人们进入一个“不可实现的世界”,令人感受到强大的艺术力量。

  被制成邮票的阿尔卡季·普拉斯托夫的代表作《拖拉机手的晚餐》

  此外,俄罗斯当代绘画史上比较著名的画家还有阿列克西·卡利马、塞米恩·法比索维奇,以及亚历山大·维诺格拉多夫和弗拉基米尔·杜博萨斯基这一对好搭档,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很受追捧。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俄罗的绘画艺术渐渐散发出巨大魅力,许多珍贵的作品成为无数人临摹的样板。在未来的俄罗斯绘画史上,那些杰出的画家将继续开创新的艺术高峰,为俄罗斯民族创造新的艺术荣光。

  多样的音乐与天才

  在18世纪以前,俄罗斯的音乐主要是宗教音乐,非宗教音乐自18世纪才开始流行,并渐渐衍生出民间音乐、歌剧、交响乐、流行乐曲等多个种类。与此同时,一批富有才华的音乐天才也相继出现,共同推动着俄罗斯的音乐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闻名世界的古典音乐

  米哈伊尔·格林卡是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奠基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如《穷歌手》《格鲁吉亚之歌》《降e大调六重奏》《威尼斯之夜》《胜利者》等,处处展现了浪漫主义激情和丰富的生活感受。

  1834年,格林卡决心写一部俄罗斯风格的歌剧,诠释俄罗斯人民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思想。于是,歌剧《伊凡·苏萨宁》诞生了。这部轰动一时的歌剧为俄罗斯音乐艺术开启了崭新的经典时代,得到当时著名作家普希金、果戈理等人的称赞。法国一位评论家曾赞誉说:“这不仅仅是一部歌剧,而是一部民族史诗!”

  俄罗斯音乐之父米哈伊尔·格林卡在创作歌剧《鲁斯兰和柳德米》

  亚历山大·达尔戈梅斯基是俄罗斯古典乐派创始人之一,也是格林卡音乐创作思想的继承者。他谱写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民族气息的浪漫音乐,如《我爱过你》《婚礼》《夜晚的和风》《老班长》《芬兰幻想曲》,歌剧《美人鱼》《爱斯梅拉达》等。

  当时,俄罗斯还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创作团体“五人强力集团”,也称“巴拉基列夫小组”“新俄罗斯乐派”,由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尼古拉·科萨科夫、亚历山大、鲍罗丁、塞萨尔·奎、米勒·巴拉基列夫5位作曲家组成。他们创作的歌剧、交响乐曲等音乐作品,大多取材于俄罗斯历史、民间传说、文学名著与日常生活中。

  在俄罗斯古典音乐作曲家中,全世界人民最喜爱的要属彼得·柴可夫斯基。他一共创作了将近300部作品,其中的代表作《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是古今交响曲中的精品,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著名乐团奏响。他创作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改编自普希金作品),以及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也是俄罗斯各芭蕾舞团经久不衰的传统保留剧目。

  柴可夫斯基肖像画及博物馆

  ◎现代流行音乐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阿拉姆·哈恰图良并称为“苏联三大作曲家”。他们用诸多经典作品演绎了苏联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被誉为“战争音乐纪念碑”;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五交响曲》和他为儿童写的交响乐作品《彼得与狼》,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曲调充满急促连续的跳动,极为诙谐幽默;哈恰图良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使他成为乐坛知名人士。

  作曲家协会理事罗季翁·谢德林创作了歌剧《死魂灵》、舞剧《卡门组曲》《安娜·卡列尼娜》《海鸥》以及多部交响乐、室内乐、钢琴曲及合唱,极大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

  在此时期,还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伊萨克·杜那耶夫斯基的《红莓花儿开》《金色山谷》,瓦西里·谢多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海港之夜》《夜莺》——这些广为流传的歌曲现已成为世界乐坛上的经典名曲。

  20世纪60年代,嗓音粗重沙哑的弗拉基米尔·维索斯基成为一代摇滚巨星。到了80年代,俄罗斯本土的摇滚乐和流行音乐渐渐发展起来,涌现出大量有影响力的乐队,如鲍里斯·格雷本施柯夫的水族馆乐队,无论到哪里演出都会引起轰动。

  维克多·崔也是摇滚乐坛上一颗永恒的明星。从1990年他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离开人世后,每年粉丝们都会在忌日那一天演奏他的音乐,他的墓地也成为粉丝们的圣地。在莫斯科的某条街上还保存着一面“崔墙”,上面全是关于他的涂鸦。

  在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是“流行歌后”阿拉·普加乔娃,她自20世纪70年代就活跃在流行乐坛上,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当红明星。那时候,民间曾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人问:“知道谁是勃列日涅夫吗?”另一人答:“当然知道,他是普加乔娃时代的一个政治人物。”

  这位女歌手靠着迷人嗓音和百变曲风在流行乐坛长时间占据着“一姐”的位置,直到2009年才宣布退出,她为人们留下了《百万朵红玫瑰》《我辽阔的祖国》等经典作品。据说,就连普京总统当年也是她的粉丝呢。

  粉丝们为维克多·崔设立的纪念树,上面有俄罗斯最流行的涂鸦口号: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深受喜爱的戏剧与大师

  走入宫廷之前,俄罗斯戏剧经历过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走入宫廷之后,它在王公贵族的推动下开始渐有起色。当叶卡捷琳娜大帝成为戏剧的铁杆粉丝,即意味着俄罗斯的戏剧艺术迎来了春天。越来越多的观众在这片舞台上欣赏着高雅的戏剧,感受着艺术的魅力。

  ◎首开先河者

  1883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及其一家观看戏剧时的合影

  俄罗斯的民间戏剧是由滑稽节目发展而来,由于剧中一些节目对统治阶级进行了辛辣讽刺,因而在15世纪屡次遭到迫害与打击,甚至一度禁止穿戴演出的服装和面具,禁止在公众场所演出。

  1672年,在贵族的建议下,沙皇阿列克谢于克里姆林宫建起一座宫廷剧院,不过当时的剧本和演员均来自德国。没过多久,宫廷里吸纳了第一批演员,开始使用俄语剧本,陆续上演了《圣经的故事》《小托维的喜剧》《伊戈里耶夫喜剧》《阿达姆和叶夫喜剧》等剧目。

  19世纪时的皇家大剧院

  1750年,戏剧天才费尔多·沃尔科夫在雅罗斯罗拉夫尔建起俄罗斯第一个业余剧团,几年后又在圣彼得堡建立了第一个面向普通民众的固定剧院。

  18世纪,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时期,戏剧艺术的发展慢慢步入正轨。爱好戏剧的女沙皇特意组建了皇家剧院管理处,并准许筹建莫斯科大剧院。在她统治期间,剧作家丹尼斯·冯维辛创作了《准将》和《未成年的人》,这些含有嘲讽之意的剧目如今仍然在上演。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世界的知名度也许不如契诃夫,但在俄罗斯他是和契诃夫齐名的戏剧作家,现在俄罗斯的各个剧院仍然经常上演他的作品。他对莫斯科小剧院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奠定现代俄罗斯戏剧基础的中心人物。

  ◎“俄罗斯戏剧之父”

  18世纪末19世纪,戏剧在俄罗斯风靡一时,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及作品开始陆续涌现。亚历山大·普希金的戏剧《鲍里斯·戈东诺夫》被搬上了舞台,当时最杰出的有两部戏剧作品,一部是尼古拉·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曾被沙皇尼古拉一世视为最喜爱的作品;另一部是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戏剧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在将近40年的创作生涯里,撰写了《自家人好算账》《肥缺》《贫非罪》《无辜的罪人》《火热的心》《没有嫁妆的新娘》和《白雪公主》等一系列喜剧、悲剧、历史剧和童话剧剧本,总计约有50部。堪称是一位硕果累累的戏剧革新家,人们将其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