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25.第 125 章(2 / 2)


红糖鸡蛋加油炸撒子啊,她以前也是吃过这个的,这个好吃得很,好吃得她每晚喝下后夜里都会做美梦,可是自打牙狗断了奶,就再也没吃过了!现在看着童韵吃,她真是想念这滋味啊,想得哈喇子一个劲儿往下掉,可是又不好让人看到,只能偷偷地咽!

虽说她现在不喂奶了,可是这给她牙狗儿宝贝吃了多好,就算牙狗儿宝贝太小不能吃,那给猪毛吃不也挺好吗?猪毛虽然两岁了能吃饭了,可那怎么也是个男孩子,男孩子不应该多吃点长身体吗?怎么全都便宜了那个瘦巴童韵?

她已经出了月子了,凭什么再吃这些,就算喂着奶,可当年她喂奶吃好吃的那是牙狗太能吃,她也没办法。如今一个小丫头必然比不得当年牙狗那么能吃,能需要都少口粮啊,总归是够的吧?哪犯得着这样补!

恨只恨,自己娘来闹腾一番,却让她又多吃了点好东西!

苏巧兰在屋子里咬牙切齿的,实在是气不过,忍不住捶打了炕头几下子。

谁知道这一锤打,倒是惊醒了刚刚睡过去的牙狗儿,牙狗儿吓得四肢惊跳,之后猛地睁开惊恐的大眼睛,哇的一下子咧开嘴巴放声大哭。

苏巧兰赶紧哄孩子,手忙脚乱,一时想起冯菊花在童韵那屋帮着端茶递水抱孩子的,更觉委屈,眼泪嘀嗒嘀嗒地往下落,怎么就没人帮她?她家娃也才八个月,比那一个月的大不了几天,也没见她们怎么心疼自己!

可是她自然没想到的是,冯菊花家小子也才一岁两个月,比她家也就大四个月,不是自己打理得挺好的?谁家不是这么过来的,她不去和一岁两个月的比,非得和一个月小奶娃比,那自然是怎么比怎么委屈。

这边苏巧兰正委屈着,门被推开了,顾建党皱着眉头走进来。

“你到底和你娘说什么,竟然让你娘跑到咱们门上来对着娘骂?”

“咱娘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别人找上门,她心里能不难受吗?”

“你也知道,爹走得早,咱娘一个人又教学又拉扯大我们五个人不容易,如今好不容易日子好点了,我们哥几个也都结婚有了孩子,她也应该享享福了,结果你这当儿媳妇的净给她添堵!你就是有什么事,不能和我说,非得跑回娘家和你娘家告状?你娘那性子,我可是知道,十里八村没个不怕她的!”

苏巧兰正难受着,忽然听到自家男人这一通说落,真是又憋屈又难受,再看看怀里哭哭啼啼的牙狗儿,悲从中来,哇的一声,她也和牙狗一样大哭起来。

“这,这是怎么了?”

顾建党虽然心里对媳妇有气,想和她掰扯掰扯道理,可却没想欺负她啊!

他说得也没太过分,她怎么就哭成这样了?

“我,我不活了!”苏巧兰心里别提多难过了,红糖鸡蛋油炸撒子,她怎么就没这口福了呢?她家牙狗怎么就这么早地断奶了呢?

到底是几年的夫妻,又一起生过两个孩子的,顾建党连忙劝哄:

“哎,你别哭啊,有事好好说,这到底是怎么了?你娘怎么好好地找上咱家来?她真能是来送鸡蛋的?”

这事实在是蹊跷,明明看着那丈母娘不怀好心好像和要打架的,他们哥几个才赶紧过去给娘助阵。

可后来怎么丈母娘又掏出来两个鸡蛋而且那两个鸡蛋还黏着鸡毛,倒像是刚从鸡窝里拿出来的?

“我,我好难受!”

苏巧兰总不好说,她眼馋隔壁屋的红糖水鸡蛋加油炸撒子吧,那顾建党一定会说人家那边刚出月子!所以她只能一下子扑到自己男人怀里,捶胸顿足:“我太难受了,好难受,这事儿没法提,一提更难受!”

“你到底怎么了?”

“我难受!”

“……”

“是个丫头,不过挺好,脸上红通通的,估计以后是个白净人儿,难看不了。”

谁曾想,这话说完,顾建国就呆在那里了,一时反应不过来。

反倒是旁边的妇人面露惊喜:“哟,是个闺女啊!”

赵婆子看这光景,心里更加明镜亮,想着这妇人看样子是个嫂子吧?妯娌间难免比较,听说人家生了个闺女,这都不带遮掩的,竟然当面乐成这模样?至于那爹,一听是丫头,都气得没话说了。

谁知道一愣神的功夫,那顾建国从迷瞪中醒过来了,一拍大腿,满脸都是喜:“太好了,是个闺女!赶紧的,赶紧的,二嫂你告诉咱娘去!”

“生了闺女?”都不用去报信了,正屋里的顾老太推门出来,满面欣慰和期待。

“对,娘,生了个闺女!”

那二嫂已经冲过去,扶住了顾老太:“这下子,可如了娘的意。”

说话间,东边屋里又出来两位妇人,一个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胖娃娃,另一个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鸡蛋。

“我这刚煮好,赶紧给老五媳妇喝了吧。”

“快快,端过去。”

顾建国已经等不得那么多,拍了拍头上的雪,在台阶前跺了跺脚,径自钻进去看他媳妇和孩子了。

反倒是把个赵婆子晾在那里,弄了个一脸懵,心说这是咋啦,怎么生个丫头片子高兴成这样?这还不是假的,敢情是真高兴?

整个人都是懵着的,一直到被塞了一包鸡蛋共五个,心里暖烘烘的高兴着走出这家宅子,才醒悟过来。

沾大便宜了,五个鸡蛋,这是多稀罕的东西。

不过是接生了个丫头片子,人家竟然给五个鸡蛋,这出手可是真大方啊!

胡同口有揣着袖子的孙六家媳妇正要拾掇起板凳进门,见到赵婆子,便招呼说:“婶儿,这是给老顾家才接生了啊,是闺女还是小子?”

赵婆子记得这孙六媳妇,恰是自家村里的闺女嫁过来的,便道:

“是个闺女。”

那孙六媳妇一听,忍不住笑了:“这顾老太可算是如了愿了!”

“如愿?”

孙六家媳妇看赵婆子不懂,便招呼赵婆子来大门洞子里站着,解释说:“你可不知道这老顾家,顾老太太一辈子生了五个儿子,没一个闺女,人家心里盼着闺女呢。等到这五个儿子都结婚生了孩子,又是个顶个的小子,全都带把儿的!现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每家得了两小子,排排站一共八个小子,弄得顾老太太心烦着呢。人家早就放下话来,说是谁家生个闺女,就把她家老头子的军功奖章留给谁家!”

至此,赵婆子总算明白了:“还有这种稀罕事儿!”

说着间,见孙六家媳妇那眼儿往自己怀里瞅,连忙揣了揣兜里的鸡蛋藏紧实了:“这家老头子还有军功奖章?”

心里却是想,日子过得挺好的一家人。

孙六家媳妇道:“可不是么,顾老爷子是当兵的,抗美援朝,立过二等功,后来给牺牲了。你进门没看到,人家家门口墙上还贴着烈士家属的牌子呢!”

“哎呦,我刚进门好像看到个黄底红字的牌子,那敢情就是?”她是个睁眼瞎,光看这有个牌子,哪里认得字啊。

“对了!就是那个,人家家里是得抚恤金的,又生了五个儿子,老大得了他爹烈士的好,在县里当干部,其他四个儿子都是好劳力,媳妇也都是过日子好手,是咱大北庄子头一份地过得好!”

说着间,不免再次瞅了瞅赵老婆子怀里,只见鼓鼓囊囊的,不由笑道:“也是婶你运气好,碰上了这家,如果是隔壁,怕是没什么好东西!”

当下拿眼儿瞅了瞅胡同里头,也就是老顾家隔壁。

隔壁那是老萧家,先头没了一个媳妇,留下姐弟两个孩子,如今又娶了东边刘家的闺女,也是今天生孩子。

赵婆子心中自然是不知道多少庆幸,告别了孙六家媳妇,再次摸了摸自己得的五个鸡蛋,暗暗想着回去可得藏好了,蹒跚着离开了。